说话能力的形成
来源:广州刘氏自闭症(孤独症)教育网 / 发布日期:2010/5/12 / 点击率:次
很久以来,心理学家们多以为人的左半脑负责语言的功能,但后来发现,我们的右半脑也和语言的能力有关。左脑负责说话的内容,右脑负责怎么说,把声音的高低、韵律和声调表达出来。
曾有一位女教师,在她三十九岁时右半脑中风,她的语言变得平淡,缺乏变化,没有音调、音色和节拍;面部的表情也无法控制,连哭、笑都表达不出来。神经学家在为她治疗后,得到对语言的结论是:右半脑控制说话的表情、音高、声音的高低和韵律。
事实上,从今天人类对大脑功能的了解,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讯息传入大脑或一个简单的表达,几乎大脑大部分的功能都要涉及。所以如前面所述,将大脑功能细分如地图般的分区方式,已不够解释它的复杂性了。
从教育的角度来看,亦即从人类学习或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方式来看,语言的获得,首先来自听觉的功能。语言的符号一连串不同的声音,在我们没有能力将之重复或表达以前,我们只需具备听觉的各项功能,便能将之一一接收。但许多儿童能听得懂人语,却迟迟不能说话,因为我们知道听与说其实不是相同的一件事,其间还涉及“说”的能力。
“说”的能力到底是什么呢?在人类学习的基本功能里是属于什么功能?我们可以广义地将之划归给感觉动作功能的范围,或更简单地移之为“运动功能”。听知觉的功能是接收听觉符号声音的能力;但当我们要说话或仿说时,却要藉助运动的功能,将这些符号经由胸腔或体腔的压缩,声带、喉、舌、唇、齿、头的配合将之表达出来;这种运动的功能,同时还是控制着脸部甚至手、脚的动作,在说话的同时表达出来。
在很多说话声音平平、有气无力、缺乏节奏、无明显四声或发音不够正确儿童身上,我们常发现他们肢体运动的表现不良,却感觉动作的功能不良。正因为语言表达的功能和感觉动作能力是同出一源。我们想说话时,将声音的符号做一连串动作的安排,然后依照先后次序,来控制发声器官动作的先后,并且安排轻重节奏来表达,这和安排四肢活动的先后次序与轻重所需要的功能是同样的。
所以从表面看来,说话的功能是听觉功能与感觉动作功能合作的结果。(如下),严格来说,只能说“仿说”或“发音”才属这两大项功能的合作。如果我们说的是有内容的话,还要看内容来决定这句话牵涉到其它什么基本功能。譬如我们有意义地说“圆形“或”汽车“,这句话便涉及视知觉的功能。如果我们说法”香蕉好香“,这句话就可能涉及对香蕉的视觉、味觉与嗅觉的联想。这时,我们知道这么多功能在这次表达时,同时在大脑中将讯息交达过。从教育的角度来看,我们诊测儿童学习或阅读的障碍,了解他们各项学习基本功能在说话中所扮演的角色,较测出智商高低对教学更为具体有效。
仿说功能=听觉记忆(分辨)能力+感觉动作能力
————源自《学习能力的障碍》